查看原文
其他

圣诞狂欢又来了,什么才是圣诞节该有的样子

张楚炀 曹峰 言之有范 2023-04-03

今日看点

又是一年圣诞,你是不是在准备圣诞礼物送给伴侣?是不是在与闺蜜们商量去哪家餐厅过节?是不是在家里购置了圣诞树?但每当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不同的声音,我们该不该抵制圣诞节?作为来自西方基督教的节日,我们真的要过圣诞节吗?然而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圣诞节的宗教意味日渐消失,变成了一个跨越文化和民族的全球性节日,并最终成为了一场消费主义的狂欢。在这场狂欢中,节日的意义已经不重要,因为这早已成了我们出去吃吃喝喝的由头。面对这样一场狂欢,我们该何去何从?


1

狂欢盛宴下的消费现状


每年12月初,全国各大商场就开始布置圣诞装饰,圣诞树、圣诞老人、雪橇等圣诞元素随处可见,圣诞歌曲也取代了往日的流行歌曲,回荡在整个购物场所,将圣诞气氛烘托得淋漓尽致。在这种氛围的刺激下,我国圣诞用品装饰行业发展迅猛,国际市场份额不断增加,同时随着国内商家在圣诞节文化和活动促销上不遗余力地推广营销,国内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16年我国圣诞装饰品的市场规模达到了26.46亿元,2017年达到了32.58亿元,同比增长23.12%。



目前我国海关系统将圣诞节装饰品的进出口贸易纳入专项统计——“圣诞节用品”,海关代码为“95051000”。据海关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圣诞节用品进口数量及金额呈波动趋势,2009-2017年我国圣诞节用品进口数量及金额如下图所示。



2009-2017年我国圣诞节用品出口数量及金额如下:



圣诞用品的进口贸易在2013年之前一直呈现出增长的态势,经过一段时期的波动后,近年来呈现出了稳定的发展趋势;而出口贸易则整体上保持一个增长的趋向。


2

“中国式圣诞节”的特色消费文化


不难预料,在平安夜和圣诞节当天,全国各大城市将会上演以青年为主体的集体狂欢。圣诞节能够在中国流行,一般与信仰无关、与传统无关,仅仅是一场无目的性的欢聚。与西方侧重家庭团聚和宗教氛围的圣诞主旨不同,“中国式圣诞”往往被视为狂欢节,其主要形式是广场嗨皮、情人约会、逛街购物和赠礼问候,当然也少不了互送“平安果”。


中国式“圣诞节”的流行离不开商家们长期以来的造势。以中国所独有的圣诞习俗——平安夜送“平安果”为例。平安夜还没到,一种叫做“平安果”的礼物,便已开始在青年人中间悄然传递。“平安果”是用一个个色泽鲜艳、品相好看的进口苹果装扮而成,多为红蛇果、青蛇果,当然也有国产的红富士苹果。“平安果”象征着平安、祥和之意,之所以把苹果当成“平安果”的首选,是因为“苹”与平安的“平”同音,寓意新的一年平平安安。精明的商人敏锐地抓住这一商机,将一个个普通的苹果贴上“平安”的标签,其身价也就水涨船高——从5元到100元不等。



中国近二十年的圣诞营销,恰好在年复一年地带节奏,用圣诞树、小红帽和红苹果制造了一个似真似幻的半游戏场景,刺激着我们的感官神经,配合着我们购物的快感,并由此建构出一套日趋兴盛的“中国圣诞习俗”。大部分人过中国式圣诞节其实只是在集体无意识中进行狂欢,他们在意的是具体可感的感官刺激,然后随着节奏跟风热闹。



因此,与其说是圣诞节成就了圣诞经济,不如说是中国圣诞营销把西方的圣诞节改造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购物狂欢节。按照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的说法,现代社会经历了由“生产社会”到“消费社会”的转型,虽然每个社会成员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但在消费社会的时代,更需要社会成员去消费。在圣诞节的外衣下披着的是——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的顺势而起,调动着我们的消费欲望,标记着我们的存在价值。我们都在消费的诱惑中狂欢,建构起盛行于当代社会的消费文化。被商家营销了十几年的圣诞节,自然火的恰逢其时。我们的商家把圣诞树、红帽子、平安果这些文化符码加以消费主义的重构,将圣诞节推向了节日鄙视链的顶端,亦将圣诞节纳入了中国特色的消费文化中。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反思什么?是以“圣诞节”为代表的西方节日本身,还是隐藏在其后的消费主义?


3

缘何而起,又为何抵制?


据记载,最早过圣诞的亚洲国家是日本。16世纪中期,圣诞节概念就随着西班牙传教士传入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对西方舶来文化的接受度不断提高。发展至今,圣诞节已经成为日本的重要节日传统。反观中国,圣诞节的传入最早是在租界内,一方面,随着信徒的增加圣诞节不断被扩散和传播;另一方面,在报刊的报道和商家的推崇下,圣诞节开始风靡。据资料显示,早在1934年《申报》就曾经刊出了《国际大饭店年景盛况》和《百乐门圣诞盛况》的文章,记录了当年圣诞节日盛况,其中列举了国际饭店圣诞晚餐、还有惠特曼巧克力、威廉·本威士忌、Chesterfield香烟等一些特别具有圣诞特色的事物。



建国以后,《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对圣诞节的报道开始趋向负面,主要在圣诞节之际报道西方人民的苦难和悲惨的生活。改革开放后,中国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看待西方传统,国内媒体对圣诞节的报道开始转向正面。但是到了90年代,对圣诞节的正面宣传和报道又再次发生转向,开始反思圣诞节现象。由此看来,国内对于圣诞的态度并不是一以贯之的抵制,我们曾经对这样温暖、欢乐的节日报以宽容的态度。


民国时圣诞节促销广告


圣诞节发展至今,圣诞节的娱乐、狂欢、购物消费的节日氛围其实已经引起了一些争议,在世界各国都有小范围和小规模组织的反对和抵制。作为西方传统节日的圣诞节在消费主义的裹挟下,开始违背节日本身的文化内涵。我们都知道,圣诞是耶稣诞生的日子,但实际上,在《新约圣经》中并没有此记载。耶稣的生日甚至仍是个谜。在西方一些国家,也曾经发起反圣诞的组织和思潮。早在十七世纪中期,虔诚的基督徒就掀起了反圣诞的思潮,反对这种错误的庆祝日期。

 

到了十九世纪,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狄更斯在他的《圣诞颂歌》一书中描绘了一个祥和、温暖、充满感恩的圣诞节日,因为对狄更斯的喜爱,以及对这这部作品的喜爱,当时的英国社会对圣诞节也都寄予了美好的憧憬和向往。但是现如今商业化气息浓重的圣诞节,早就冲淡了狄更斯描绘的沉着、安祥、喜悦和充满慈善的节日传统。而且,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很多圣诞节传统,如装扮圣诞树、吃火鸡等节日习俗其实并不是与圣诞共同出现的,而是在不断发展和传播中逐渐建立的。第一个用圣诞树纪念圣诞节的国家是德国,而最先开始在圣诞吃火鸡的是英国到美洲的移民。

 

随着圣诞节、万圣节等洋节在中国的节日氛围日渐浓厚,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过洋节,而不知传统节日。为什么中国的年轻人喜欢过洋节?难道真的只是消费主义大行其道和商家促销的鼓动吗?笔者认为,究其深层原因,还是归结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基因。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当下娱乐至死的社会环境里,显得格格不入。我们的七夕、清明节、中秋节,乃至春节,有的与农耕文明下的祭祀崇拜传统有关,有的与鬼怪传说有关,这使我们对节日往往抱着一种严肃、敬畏的态度,与西方节日较为轻松、愉快的氛围有着明显的差异。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每一个传统节日都厚载了中华传统文化,我们的节日活动也传达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特有的世界观、社会观,乃至情感寄托。

 

所以,对于圣诞这样的洋节,我们应该以充分的文化自信来平和面对。既不刻意抵制,也不过分宣扬。此外,在对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进行深入了解的同时,应当挖掘基于农耕文明下我们的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发展的契合点,唤起年轻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


参考来源:

黑扭,《从晚清到当下,中国媒体这样报道圣诞节》

凤凰网,《梁文道:圣诞节在西方也曾经遭到过抵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过传统节日 不妨多点“中国式”》


END


美   编 | 王硕祎


推荐阅读

如何把传统节日的IP做大做强?一文get中秋节的趣味打法

母亲节 | 通过世界名画了解家庭主妇的日常

圣诞节VS春节|传统节日的符号化传播策略

传统节日何以复苏?

中国人的节日负担为什么这么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